有時候會想,自己的想法是不是太偏激了,又沒甚麼說服力,在對於那些思想不夠成熟的人,是不會造成不必要的誤導。

  很多時候其實就只是講述自己的故事,用自己的故事來表達別人現在正所經歷的事情,透過自己的經驗希望去幫助那正處於迷茫的人。

  只是,這樣到底是在拯救別人還是把人推進更深的深淵裡頭?

  畢竟我的故事就是我的故事,它不會成為別人人生裡的旅程,又為什麼可以透過這自以為的經驗來告訴別人他可以怎麼做,充其量只是不用負責任的說話者而已。

  選擇是別人的,我只需要聽聽對方說的,然後說說自己的經驗、自己的想法,選擇是他家的事,乾我屁事。

  大部分的人是這樣想的嗎?或許是,或許不是。

  但面對誠實面來講,我在這兩者的之間。

  選擇依舊是他家的事,自己的道路本來就該由自己的選擇該怎麼走,詢問別人只是想更肯定自己想走的路是有人支持的,在投出問題之前,其實心裡早就有個答案,只是想要別人也一起肯定這個答案罷了;但我會選擇聽聽他的故事,說說我的故事,談談我會怎麼去做,但不代表我可以幫任何人的人生做抉擇。

  或許就連自己都會迷失在這人生的十字路口上。

  也需要別人肯定,也需要別人聆聽,也需要別人的想法,也需要別人的建議。

  即使心裡已經對未來有了一個答案,但仍然想聽聽看別人怎麼說。

  很多事情都是這樣,心裡面有個想法,卻不敢說出來,一直到別人鼓起勇氣開口之後,自己在隨後附和,正因為這份不敢,而讓自己在別人眼中感覺輸了一截,即使有了同樣的想法,但不行動別人就看不見你的才華。

  有點偏離了。

  就如今天朋友問了我兩個問句。

  「你覺得我很主觀嗎?」

  「你覺得我很自私嗎?」

  其實我覺得沒有誰是不主觀的,如果一個人看待所有事情都以客觀來看待的話,那麼是否這個世界的人們就會在他身上冠上冷血這個稱號,沒血沒淚的冷血生物;而如果一個人都以主觀來處理任何事時,那是否這個世界會替這個人冠上不夠成熟的毛孩子。

  主觀、客觀,對我來說並沒有絕對,而是要看怎麼運用,有效的利用,而我也還在學習。

  而自私這點,很明顯的,沒有人是不自私的,除了親人以外還有誰對你會有無私的照顧?

  假如今天你對某個人付出了十分,但對方卻只還給你一分,那麼對方這不叫自私嗎?

  那我們是否也該自私的付出十分,也和對方要回六七分,這樣才公平,不是嗎?

  只有父母願意給予你十分滿滿的愛,而你卻有權利只回饋一分給家人,但是隨著年紀增加,這一分會慢慢的增值,那也得等到長大之後。

  而在朋友同學之間,哪有這麼好康你只要付出一分別人就會給你十分?

  朋友之間是互相的,沒有人有義務要幫助你。

  而當之間的關懷突然之間消失了,也沒有權利去抱怨。

  你不付出又有甚麼資格去要求別人對你好?

 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若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